潮州至德慈善會會長謝偉斌一夜無眠,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善款糾紛,慈善會幾名會員向他提出了退會申請。
  兩個月前,至德慈善會為一名罹患慢性腎衰竭的受助者舉辦義賣義演活動,並順利籌到4萬元善款。不過,轉交善款之前,慈善會與受助者家屬簽下一份“感恩回報承諾書”,其中要求,受助者在康復之後,需要分期捐款以抵償義賣義演的費用。
  會員退會並不是因為承諾書,而是由於受助者家屬在最近將此事訴諸媒體。在當地媒體曝光之後,至德慈善會陷入道德爭議之中。一些會員認為受助者家屬做法欠妥,併為此感到心灰意冷。
  今年是至德慈善會成立的第6年,註冊成為社會組織的第3年。在慈善氛圍歷來濃郁的潮汕地區,大大小小的善堂善會遍及高堂坊間。沿襲多年的慈善傳統,為慈善組織的延續累積了歷史經驗,而當草根組織向規範化、現代化機構轉型時,不少組織遇到了和至德慈善會相似的問題——老傳統如何應對新時代?
  要適應這個新時代的不僅僅只是鄉土傳統的自然生長。在此之外,官方主導下的傳統文化活動如何突破可能存在的束縛,達至真正的實效;市場經濟下傳統文化的恣意生長,如何避免走向異化的歧途?這些都是優秀傳統文化在“創造性轉化”和“創新性發展”中,需要走出的困境。
  慈善組織遭遇信任危機
  鄉土傳統適應社會轉型
  慈善會身陷信任危機,謝偉斌覺得有些委屈。
  在他看來,簽訂承諾書的目的,並不是要求受助者真的全額捐款填補活動經費,只是希望受助者渡過難關之後也能有限度地幫助他人——如果對方“出錢”確有困難,也可以通過“出力”的方式實現這一目標,而承諾書的意義便在於讓受助者有份“道德約束”。
  謝偉斌說,在以往,由於一些受助者亂用善款,事後亦無感恩之心,讓一些會員偶感心寒。“他們希望受助者也能幫助別人,但事實上並不都是如此。”謝偉斌認為,“更何況,大家辛苦做完義演,受助者卻先向媒體‘告了狀’。”
  不過,謝偉斌承認,由於沒有專業人士指導,承諾書的範本確實詞不達意,這讓“道德承諾”既缺乏可操作性,也讓人難以接受。
  道德捆綁的爭議,專業人才的匱乏,這還不只是謝偉斌憂慮的全部問題。一紙承諾書的背後,是至德慈善會由草根組織向現代化機構轉型的過程中,所遭遇的更現實的困境——面對不斷增加的求助者,試圖脫離草根的慈善會能否“跑得更快”?
  成立於2008年的至德慈善會是潮汕善堂中普通而年輕的一間,此地素有民間自辦善堂的傳統,部分善堂歷史可以上溯至北宋年間。2011年,趁著廣東省鼓勵公益慈善類社會組織註冊的春風,至德慈善會順勢註冊“轉正”。
  註冊之後,至德慈善會變化明顯。“至少辦場義賣義演活動,開始有政府機構願意合作。”謝偉斌說,與此同時,慈善會的組織架構和內部機制也在逐步完善。
  幾年間,至德慈善會會員人數從不足100人增加到近300人。慈善會對會員的要求是“日捐一元”,然而儘管組織規模擴大,慈善會的運作經費仍然是道難題。
  謝偉斌說,由於求助對象不斷增加,慈善會平均每年要舉辦20多場慈善活動,單是活動經費就花掉了會員的全部捐款。“每次搞活動,都得靠著私人關係找贊助商支持,次數多了,也不好意思開口。”
  在不少會員看來,如果慈善文化越普及,參與慈善的人越多,單一慈善機構的壓力也就越小。這種朴素的意識,實際上恰是潮汕地區善堂傳統文化的由來,而某種程度而言,至德慈善會對受助者所冀望的“道德承諾”,亦與此同源相承。
  然而,僅僅依靠傳統文化意識,顯然無法應對新形勢的變化。在社會聯繫更加密切的時代,慈善組織需要面對更為廣泛的人群,依賴更為穩定的資金來源,與此同時,細節上的爭議在互聯網時代也容易被放大,這讓慈善組織更易面臨信任危機。
  即便是潮汕地區頗負盛名的集德福利會,也需要應對這些問題。成立至今26年的集德福利會,主要由一群無償工作的退休老人負責日常運作,這也成為其部分美譽度的來源。儘管依靠海內外潮商支持,福利會善款無憂,但副會長吳發青還是會發愁,“都是老同志,觀念跟不上形勢怎麼辦?”
  問題還不僅於此。民間慈善組織發展良莠不齊,成為慈善文化傳承的另一隱患。據公開報道,一些地區的慈善組織時有內訌不斷、財務不明之弊,進而引發資金匱乏、人員流失等惡性循環的問題,這不僅使其受到“偽慈善”的質疑,也令慈善組織的發展裹足不前。
  文化實踐警惕形式主義
  傳統教化避免價值歪曲
  草根慈善組織的成長困境,是鄉土傳統在新時代中摸索前行的一個側影。而在自發而為的鄉土傳統之外,無論是官方著力推動的傳統實踐,還是商業機構因勢而動的文化項目,都需要應對理念與機制的現實阻礙,並經受實踐成效的檢驗。
  力推“傳統文化進校園”的雲浮市委常委、宣傳部長李堯坤,對此也心有戚戚。2012年8月,“傳統文化進校園”活動在雲浮市12所中小學校率先試點,而上下部門不乏質疑之聲。
  最終促成質疑者轉變觀念的,一方面是試點學校的實踐效果令人驚喜,另一方面更是由於中央精神對於優秀傳統文化重要價值的多次強調。
  雲浮由官方主推的傳統文化實踐,因其實效得到了當地師生與不少學者的充分認可。然而,也有一些地方力推的傳統文化項目,因形式有餘、實效不足而受到質疑。
  比如,在個別基層部門,為了移植“文化搭台、經濟唱戲”的經驗,不顧當地文化傳統的本來面貌,硬生生要“造”出各種文化節,併為此不惜牽強附會、生搬硬套,甚至編造一套本土歷史傳說。而從實際效果來看,由於缺乏植源本土的文化內涵,有的文化節耗資不菲卻成效甚微,其本身也難有長久的生命力。
  對此現象,中山大學文化研究所所長李宗桂教授認為,對於如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,一些官方機構還缺少應有的正確認識,形式主義、官僚主義的現象依然存在。從某種意義上講,一些地方不是文化短缺,而是文化過剩,偽文化太多。
  相比於官方活動需要脫離形式主義窠臼的問題,商業機構將傳統文化發揚引入異化歧途的流弊更為棘手,而在經濟利益驅動與價值觀混雜的雙重誘使下,後者在當前社會的影響面亦不容小覷。
  比如近段時間,國內多地興起的“女德班”現象便引發多方關註。無論是“打不還手,罵不還口,逆來順受,絕不離婚”的“女德四項基本原則”,還是“如果要做女強人,就得切掉子宮、切除乳房”的驚人言論,都讓人大跌眼鏡,輿論對此也基本是“一面倒”地否定。
  “打著國學的幌子,實則是歪曲傳統文化的優秀成分,賣弄傳統文化中的陳腐渣滓。”李宗桂說,當傳統文化重新成為社會的熱門詞,“國學班”、“國學課”更為風行,但其宣揚的價值理念實則魚龍混雜,有些甚至完全背離了中華傳統美德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而這正是需要認真清理的。
  李宗桂認為,解決以上問題的路徑很多,但主要的一點是,發揚優秀傳統文化要有實事求是之心,消除嘩眾取寵之意,要充分發揮文化的教化功能,而不是將文化異化為賺錢工具、博名途徑和升官利器。
  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王林偉認為,在任何一個傳統復興的時期,不可能完全排除掉所有異化的東西,目前,許多國民對於優秀傳統文化還是不夠瞭解,這也是異化現象出現的原因之一,而這啟示著,整個社會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理解與接收還需要不斷提升。
  ●南方日報記者 李書龍 蘇仕日
  見習記者 宋超 實習生 蔡麗璇
  發自潮州、雲浮、廣州
  策劃:張東明 王更輝 段功偉 統籌:梅志清 胡念飛  (原標題:自然生長 舊有傳統融合多元時代 恣意而為 傳承文化怎避異化歧途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z49kzpvd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