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開誠幫老伴整理衣袖
 老兩口一起做飯

提起兒子,老伴就止不住流淚
  2009年5月23日,年過七旬的李開誠永遠也忘不了的日子,這一天他年近三十的獨子遭遇車禍身亡。
  對於37歲才得子的李開誠來說,失子之痛,錐心刺骨。然而更大的打擊還在後面——喪事剛辦完,債主就逼上了家門。做生意的兒子在去世後留下了98萬元的債務。
  李開誠二話沒說把兒子的債務擔了下來,種地、養豬、打掃衛生……他什麼苦都吃,一點點賺錢還債。5年來,夫妻二人已經為兒子償還了近30萬的債務。
  現代快報記者 王穎菲/文
  徐洋/攝
  拮据

  家裡來人要去借凳子,午飯吃的山芋粥
  今年72歲的李開誠家住泰州市薑堰區張甸村,當現代快報記者到老人家裡時,他從鄰居家借來6張板凳,“你們坐。”老人有些局促地說。
  李大爺的家和周圍乾凈漂亮的二層小樓比起來,他的“古樸”建築顯得很有年代感。“大概四五十年前我自己砌的。”李大爺說。
  這座兩進的小房子只有一層,房裡沒有開燈,顯得黑黢黢的。一進門是個廚房,地上鋪著厚厚的灰,似乎很久沒有打掃過了,角落裡是些樹枝和落葉,竈臺上除了幾口鍋以外,空空如也。儘管臨近中午,但看上去沒有做飯的意思。李大爺掀開其中一口鍋的鍋蓋,“有飯,”他朝著一鍋看起來和水一樣稀的黃色的粥努努嘴,“這是山芋粥,自家種的。”至於配菜,則是吃了很多天的蠶豆瓣,“反正我們牙不好,吃這個正好。”老人笑笑。
  老伴潘銀珍是聾啞人,一看到兒子的遺像,她就抹著眼淚。喉嚨里發出“呃呃啊啊”的嗚咽聲,比哭聲聽著還讓人揪心。“每逢大年三十和初一她都哭,”李大爺搖搖頭、嘆口氣,“不懂事。”可說著,自己也紅了眼睛。
  不幸

  兒子出車禍去世,留下近百萬元的債務
  兒子出事是在2009年5月23日,李大爺一下能報出日期。那天下午5點多,他和老伴正在準備晚飯,突然接到了電話,“可能是你兒子出車禍了。”還沒等李大爺趕去醫院,兒子就直接被送去了殯儀館。“我(當天)沒去,都死了,去了又有什麼用呢。”
  但是自從那天起,李開誠就患上了眩暈症。“辦(喪)事那段時間,我出門、走路,都會跌跟頭。”村民們告訴現代快報記者,李大爺常常連人帶車栽倒在地,摔得頭破血流。因此很長一段時間,李大爺都蹲在兒童醫院門口,靠賣點小玩具掙錢,“萬一跌倒了,會有人救。”
  鄰居們說,李大爺一直家境貧寒,直到30多歲才娶到一個聾啞老婆,37歲生了兒子。後來,兒子娶了妻,生下一雙兒女。幾年前,兒子開始和別人合伙做生意,希望賺錢補貼家用,本以為日子會越過越好,沒想到會白髮人送黑髮人。兒子走後,兒媳帶著兩個孩子改了嫁。留給老人們的,除了痛苦回憶還有兒子的98萬元欠款。
  “喪事剛辦完,要債的就上門了。”李大爺回憶,客氣的,給他看了看借條作為提醒,不客氣的,直接捲起了袖子……“人家要罵就罵,隨便人家罵,”李大爺說,“我們欠人家錢,就得讓人家出氣。”老人抬起眼睛,“不算什麼,我什麼苦沒吃過。”
  面對巨額欠款,李開誠沒怨天尤人,他往自家門口一站,“爹媽給我取名李開誠,就是要我講誠信。大家放心,是我兒子的債,我都認,一定想辦法還錢!”他將20多個債主的名字抄下來,一個一個地開始還。
  還出的第一筆債,來自於兒子的近20萬元的事故補償款,這筆錢,李大爺一分沒有留下。此外,每年低保款、獨生子女費、土地徵用利息分紅的三千多元錢,也幾乎全部用來還錢。
  但是,這些還遠遠不夠,李大爺開始拼命想辦法掙錢。
  還債

  養豬、種地、打掃衛生……賺點錢就還掉
  兒子去世後,李開誠做起了糧油生意,只要身體撐得住,他就騎著家裡的三輪車,到油廠、糧管所買上米油,然後騎到村裡販賣,賺上一點點差價。每次一騎就要騎上一天。在村裡照顧下,他還得到了一份保潔工作,每天上午花上兩個多小時,拿著掃帚、鐵火鉗去花圃里撿拾垃圾,每月能拿到幾百元補助。
  家裡最值錢的,除了一臺小電視機,就是豬圈裡的三隻小豬。老人每年養兩欄,每次三隻。“多了供不起。”他從附近學校提來泔水,將小豬喂大,到年底,每隻能賣出七八百元錢。
  一天中的其他時間,老人還要去照顧自己的五六分(300多平方米)自留地。
  “他老婆不能聽、不能說,幫不上忙,李大爺一天忙得不停歇,身體也不好,不知道他怎麼撐下來的。”村裡人說。
  這麼忙活著,加上各種補助款,李大爺一年能拿到一萬出頭,而其中的一萬元錢,都被他拿來還債。自己的生活用度,則被壓縮到了最低極限。
  除了孫子孫女回家,老夫婦倆幾乎不買菜,只吃自己家種的,平時更捨不得買葷菜,村裡幹部看著心酸,每月資助他5斤豬肉。等到了過年,兩條鰱魚和20多個饅頭,就是二老的全部年貨。由於每天只吃兩頓飯,老人還患上了嚴重的胃病。
  敬佩

  被誠信老爹感動

  債主給他“打折”
  70歲的李呂桃和64歲的楊永才都是張甸村人,兩人也都是李大爺的“債主”。兩人說,他們是看著李開誠的兒子長大的,孩子做生意問兩人借錢,兩個長輩,二話沒說,每人拿出了5萬元錢,“本指望他能賺點錢,改善改善這個家。”
  聽說孩子出了車禍,兩人也立即有了思想準備。“你看到他家這情況了,我們沒指望能把錢要回來。”因此幾年來,兩人從沒主動開口討債。
  但是李大爺的為人,他們也很清楚。“他曾經開過一個榨油的小作坊,給村裡人榨榨油,用的都是大豆,什麼都不摻,價格也公道,大家都說他人老實、講信用,所以都在他家買油。”
  因此,幾年後,當李大爺給每人送來6000元錢、堅持放到兩人手上時,他們並不感到十分驚訝,“他就是這樣的人。”可還是打心眼裡敬佩,“能還上一點,就不簡單。”村裡人挑起大拇指,“過去人說父債子還,哪有當爹的代子還債的。李大爺誠信人!”
  因為同情李大爺的遭遇,加上感佩他的誠信,和李呂桃、楊永才二人一樣,村裡很多人在收到李大爺幾千元錢的還款後,就再也不肯要其他的,“給你‘打個折’,就當是還清了。”他們說。
  儘管現在已經沒人主動上門要債了,但李大爺還是在沒日沒夜地努力賺錢。“不把錢還了,我良心交代不過去。吃了飯有一口多下來的,我都拿來還人。已經還了40多萬了,還剩一半多。”見記者吃驚,李大爺解釋,“其實真還上的不到30萬,很多人給我‘打了折’。”
  “這麼多債,得還到什麼時候?”記者問道。
  “還到我最後一口氣!”李大爺斬釘截鐵地說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z49kzpvd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